鉆研臺山核電項目,通過國家科技部驗收!她是獅山“女匠”甘瑞霞丨南海勞模
“人間最美勞者心,不負春光于時行。”自2012年以來,南海區各行各業涌現了一批先進勞動模范人物,他們立足崗位,靠著繼承和創新,憑著專注和堅守,在各自領域追求著工作的極致,在平凡的崗位上演繹著精彩的人生。
2004年甘瑞霞加入南方風機股份有限公司,憑著一股精益求精、刻苦鉆研的勁頭,一步一個腳印,從普通一線研發人員成長為公司技術部副經理。在男人扎堆的技術部門,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,必須得有“女漢子”的魄力和勇氣。
“每次看到自己的研發成果可以實現商品生產的轉化,我心里就踏實。”甘瑞霞說。她的成長應了那句“誰下功夫誰知道”的老話。
甘瑞霞小時候的理想是當一名工程師。大學時期修的是機械制造工藝與設備——制冷與低溫技術專門化,畢業之后就進了機械設計這一行。 2004年,甘瑞霞加入南方風機股份有限公司,2006年公司接下嶺澳二期核電項目的訂單,她成為了研發團隊的一員,開展第二代核電技術M310堆型通風設備的研發,然而一開始并不順利。 “核電通風設備跟之前公司生產的通風設備有很大不同,它的使用標準不同、安全等級、抗震級別不同,對產品質量的把控極度嚴格,可以說一切都是從零開始。”甘瑞霞說。 那段時期,加班成了甘瑞霞生活的主旋律,一周加班三、四個晚上,由于自己研發成果的未知性,她也一度迷茫。但靠著對機械設計的無限熱愛,甘瑞霞咬牙撐了下來。
眾多研發項目中,臺山核電項目的研發讓甘瑞霞最有成就感。“進口設備太貴了,我就想研發出屬于中國的核心技術。”甘瑞霞語出堅定。
2010年,南方風機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全國首個第三代EPR技術廣東臺山核電站核島暖通空調系統詳細設計和設備供貨合同。這個技術研究最大的難點在于,它所采用的標準是法國乃至歐洲的標準。甘瑞霞是這個課題研發的其中一名負責人,從消化技術規格書,到確定技術方案、試驗方案和鑒定方案,出版相應的技術文件,她都參與其中。 “一直在研發和驗證的過程中循環,課題研究和產品研究也是同步進行。”又是3年光景,甘瑞霞終于攻克課題,并順利通過了國家科技部的驗收,其研發成果也已實現產業化。更重要的是,課題的實施加快了中國第三代核電站關鍵技術國產化,使中國的核電技術水平和研發制造水平躋身世界前列。甘瑞霞說,她從沒想過要立下什么功勞,她的研發初衷其實很樸素,那就是“進口設備太貴了。” 6項發明專利、9項實用新型專利、6類產品被認定為廣東省高新技術產品、5篇論文發表……10余年的核電通風設備研發經歷,讓甘瑞霞在行業里“戰績”彪炳,而她也非常樂于分享自己的經驗。作為公司首批參與核電技術研發的人員,她也成了許多新員工的“師父”。
上一篇:沒有了